我最初的家——陆家桶子
我时时怀念的,是外婆家那座日渐荒芜的四合院——陆家桶子。
-
我时时怀念的,是外婆家那座日渐荒芜的四合院——陆家桶子。
https://upload.tongren.gov.cn/2025/1112/1762934456433.jpg 我时时怀念的,是外婆家那座日渐荒芜的四合院——陆家桶子。 https://upload.tongren.gov.cn/2025/1112/thumb_228__1762934456433.jpg -
桶子,是桶子屋的俗称。桶子,是桶子屋的俗称。陆家桶子,是黔东北土家族地区一座典型的“两进封火桶子”,是当地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民居。它坐落在今天的印江县朗溪镇下街,即解放初期的朗溪区公所旁。不像北方那种四平八稳的四合院,它是由两层木楼合围而成,依山傍水,将生活的智慧与风水的考量,都融进了一方天地之间。
https://upload.tongren.gov.cn/2025/1112/1762934456976.jpg 桶子,是桶子屋的俗称。桶子,是桶子屋的俗称。陆家桶子,是黔东北土家族地区一座典型的“两进封火桶子”,是当地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民居。它坐落在今天的印江县朗溪镇下街,即解放初期的朗溪区公所旁。不像北方那种四平八稳的四合院,它是由两层木楼合围而成,依山傍水,将生活的智慧与风水的考量,都融进了一方天地之间。 https://upload.tongren.gov.cn/2025/1112/thumb_228__1762934456976.jpg -
我外公的祖上,以开染坊为业。到了外公的父辈,生意延伸到了湖广一带,后又经营起花纱生意。外公家深受儒商传统的熏陶,在经商的同时,重视对子女的教育,外公兄妹十人,都相继受到过良好的教育。尤其是外公陆启常,在1947年,以印江县第一名的成绩,考取了国立贵阳高级师范学院。1950年毕业后,外公便随解放军到洋溪等地开展征粮。1952年元月,外公被调往沿河县粮食部门,从此在粮食部门工作了一生。
https://upload.tongren.gov.cn/2025/1112/1762934456500.jpg 我外公的祖上,以开染坊为业。到了外公的父辈,生意延伸到了湖广一带,后又经营起花纱生意。外公家深受儒商传统的熏陶,在经商的同时,重视对子女的教育,外公兄妹十人,都相继受到过良好的教育。尤其是外公陆启常,在1947年,以印江县第一名的成绩,考取了国立贵阳高级师范学院。1950年毕业后,外公便随解放军到洋溪等地开展征粮。1952年元月,外公被调往沿河县粮食部门,从此在粮食部门工作了一生。 https://upload.tongren.gov.cn/2025/1112/thumb_228__1762934456500.jpg -
家的仪式,深藏在岁月的节令里。每年正月十五,天井的青石板上总会绽放出一朵巨大的、洁白的花。那是外婆用石灰,在青石板上徐徐画出的圆。只见她手中的瓷碗像一支巨大的笔,石灰从碗沿缓缓撒下,一个对称的、充满神秘美感的图案便渐渐成形。小小的我蹲在廊下,屏住呼吸,惊叹于她那双布满老茧的手竟能创造出如此精巧的奇迹。
https://upload.tongren.gov.cn/2025/1112/1762934456206.jpg 家的仪式,深藏在岁月的节令里。每年正月十五,天井的青石板上总会绽放出一朵巨大的、洁白的花。那是外婆用石灰,在青石板上徐徐画出的圆。只见她手中的瓷碗像一支巨大的笔,石灰从碗沿缓缓撒下,一个对称的、充满神秘美感的图案便渐渐成形。小小的我蹲在廊下,屏住呼吸,惊叹于她那双布满老茧的手竟能创造出如此精巧的奇迹。 https://upload.tongren.gov.cn/2025/1112/thumb_228__1762934456206.jpg -
70年代的日子清贫,生活却因外婆的勤俭善良而变得丰盈。那时姨妈在读中专,家里常有过往的知青。外婆总说:“这些娃娃离家远,不容易。”她常留他们吃饭,在那个米粮金贵的年代,这是难得的温情。她的善良,让这座四合院成了那些异乡青年临时的家,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家。知青们也投桃报李——医生为我在生病时打针送药,姑娘们给我买来乡村罕见的头花、围巾、花裙子,还带我去学校操场放风筝。那些鲜艳的色彩,点亮了我的整个童年。
https://upload.tongren.gov.cn/2025/1112/1762934456405.jpg 70年代的日子清贫,生活却因外婆的勤俭善良而变得丰盈。那时姨妈在读中专,家里常有过往的知青。外婆总说:“这些娃娃离家远,不容易。”她常留他们吃饭,在那个米粮金贵的年代,这是难得的温情。她的善良,让这座四合院成了那些异乡青年临时的家,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家。知青们也投桃报李——医生为我在生病时打针送药,姑娘们给我买来乡村罕见的头花、围巾、花裙子,还带我去学校操场放风筝。那些鲜艳的色彩,点亮了我的整个童年。 https://upload.tongren.gov.cn/2025/1112/thumb_228__1762934456405.jpg -
每当夜深人静,陆家桶子——那座荒芜的院子便在心里清晰起来。堂屋不在了,木楼破败了,雕花褪色了,青石板上的石灰画早已被几十年的风雨洗净。但那些细碎的温暖,却永远定格在记忆深处,成为生命里永不磨灭的印记——那是外婆用爱为我构筑的,最初的家。 编辑:郭青山 二审:田政 三审:肖霞 总值班:田丽平
https://upload.tongren.gov.cn/2025/1112/1762934456538.jpg 每当夜深人静,陆家桶子——那座荒芜的院子便在心里清晰起来。堂屋不在了,木楼破败了,雕花褪色了,青石板上的石灰画早已被几十年的风雨洗净。但那些细碎的温暖,却永远定格在记忆深处,成为生命里永不磨灭的印记——那是外婆用爱为我构筑的,最初的家。 编辑:郭青山 二审:田政 三审:肖霞 总值班:田丽平 https://upload.tongren.gov.cn/2025/1112/thumb_228__1762934456538.jpg


